
林陇汕:永远站在传媒的前沿

林陇汕的成功,源于创意。与很多富商大贾相比,林陇汕的财富,每一分都来自于智慧和思考,来自于“想在别人前面”的创意。
很多人对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不够了解,但对于亚洲多个国家的电视传媒近几年来新增的大型励志、公益、动感类电视节目都很熟悉。而这些节目的创意和策划,绝大多数就来自于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。
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原来是以艺术交流、市场调研、文艺演出、媒体调查为主营业务,后来,其服务范围转变为专门服务广电传媒机构,成为实践传媒与创意一体化、传媒与娱乐品牌化的文化创意机构。目前,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已经与亚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电传媒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使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实现这种质的转变和飞跃的“关键先生”,就是虞城县人林陇汕。他现在是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发展中心副董事长、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秘书长、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国电视理事会常务理事。
A 文化改变生活 白手起家创业
林陇汕没有半途而废。他勇敢地“买断”几家电影院的播放黄金时段,通过重新设计电影广告词,重新编排电影播放顺序,另外又推出进电影院有礼品的促销方式,使电影院重现生机,迎来多年不见的观影人流。
林陇汕1979年1月出生于虞城县古王集乡苗庄村。幼时家中非常贫困。林陇汕考入高中后,就开始为报纸、广播电台投稿。林陇汕至今对当时帮助自己提高写作能力的《商丘日报》编辑杨石等人还心存感激。
林陇汕说,是那些经常给他修改稿子、教他写作技巧的老师们让他对写作更加热爱,并坚定地走下去。最多的时候,林陇汕一个月在当时的《商丘日报》和商丘人民广播电台发表30篇稿子。当时的稿费很低,一篇2000字的通讯也就七八元钱,但那些小钱积攒在一起,就够林陇汕维持节俭的生活了。
后来,古王集乡聘请林陇汕为通讯员,每个月给他发50元钱补助。林陇汕当时在学校吃馒头、喝稀汤,不舍得买菜。暑假里,他为乡政府写消息,每次骑着自行车去商丘送稿子,他舍不得在市里吃饭,稿子交到报社或者广播电台后,立即骑车子返回。很多次,他骑着车子刚回到古王集乡,就能在随身带的破收音机里听到他刚投过去的稿子,心里美得比吃顿大肉还高兴!
即便写稿子再勤奋,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。林陇汕想通过自己的智慧,改变贫困、辛酸的人生。
1996年3月,林陇汕辍学,注册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――未来文化创意公司,开始自己专业创意产业的发展。
当时,林陇汕发现商丘市内的电影院生意萧条。他研究市场后,果断决定“买断”电影院黄金播放时间,通过创意与设计为自己获得利润。
因为手里没钱,他找亲戚朋友借钱,有时候难得蹲在墙角痛哭。一家电影院的经理善意地提醒他:“小林,你别搞了,现在没人进电影院看电影,你搞也是赔钱。你交的押金我负责给你退了,你想别的门路去吧。”
林陇汕没有半途而废。他勇敢地“买断”几家电影院的播放黄金时段,通过重新设计电影广告词,重新编排电影播放顺序,另外又推出进电影院有礼品的促销方式,使电影院重现生机,迎来多年不见的观影人流。林陇汕通过门票及礼品创意(礼品上有广告,收取公司的广告费),赚到了自己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桶金。
随后,林陇汕又与商丘本地的广告媒体合作,先后成功参与创意策划了商丘首届服装节、商丘首届冬季轿车保养交流会……
彼时,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蓬勃兴起,林陇汕面前的舞台越来越宽广。
B 创意成就人生 勇立传媒前沿
林陇汕招集一部分业界精英,为一些电视台策划、实施了一批大型励志、公益、动感类电视节目。林陇汕的加入,让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。
后来,林陇汕又策划了“我与文明同行”系列工程和“咱们的希望工程”大型综合活动。这些活动,均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。
1998年6月,中央电视台、《现代营销》、《厂长经理日报》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林陇汕克服困难、用创意改变命运的事迹,引起了北京一位影视界权威人士的兴趣。1999年5月,林陇汕应邀赴北京,与这位他一直尊称为“赵老”的人进行了第一次对话。赵老对林陇汕的思路特别欣赏,他表示愿意与林陇汕合作,并让林陇汕尽快拿出一套合作项目的执行方案。
1999年,正是《还珠格格》热播的日子。林陇汕以《还珠格格》为创意载体,迅速制作了一套喜迎建国50周年盛典、给祖国献祝福赢取《还珠格格》明星纪念卡的策划。
赵老对林陇汕的策划很满意,活动方案被迅速实施。当年6月,林陇汕开始在全国比较有影响的影视类杂志上连续做宣传,发动全国的青少年为建国50周年献上祝福语。只要参与,除了有机会被邀请到天安门广场亲身体会国庆大典的恢弘场面之外,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《还珠格格》中的明星靓照及《还珠格格》精品纪念卡一套。
这次策划非常成功,不但实现了对全国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,还为他带来了几十万元的收入。
2003年4月,他与一家电视台合作,打造了一个电视娱乐资讯栏目――《未来广场60分》,同样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2008年7月,林陇汕在北京注册成立视航国际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,把自己的创意事业正式搬到了北京。
在与电视界的合作中,林陇汕强烈地感觉到,亚洲电视需要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,中国电视需要一个走出国门、交流学习的窗口。于是,林陇汕凭借自己的实力,进军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。随后他策划举办了全国电视制片人论坛、民生类节目论坛等活动。同时,林陇汕招集一部分业界精英,为一些电视台策划、实施了一批大型励志、公益、动感类电视节目。林陇汕的加入,让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。
以前,林陇汕的创意产业,是他“一个人在战斗”;而现在,林陇汕身后有了一批创意精英,从他的公司里出来的创意,都是很多创意精英的智慧结晶。这也是林陇汕的策划备受推崇的原因。
C 为文更需有德 娱乐传承品德
该大型电视活动一改其他电视节目一味迎合观众的做法,而是积极培养、引领受众的素养,提升观众的文化品位,是首次以展示各行业人士职业素质和个人修养为主题的“形象创新百科”。
林陇汕说,电视创意,不能只注重服务,还要注重寓教于乐。近年来,不少电视媒体面对波涛汹涌的商业化大潮,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,一味追求“经济价值”,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一些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。尤其是综艺娱乐低俗化现象日益严重,导致一些电视综艺节目陷入“低俗化”竞争的恶性循环。电视媒体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,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话题。
就是在这种背景下,亚洲广播电影电视协会掀起了一场励志电视和道德节目的创意风,面向亚洲青年群体举办大型电视表演活动《德了吧》。该大型电视活动一改其他电视节目一味迎合观众的做法,而是积极培养、引领受众的素养,提升观众的文化品位,是首次以展示各行业人士职业素质和个人修养为主题的“形象创新百科”。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满健康、积极、向上的时代精神,充分展示新时代青年人的整体风貌。通过此次活动,激励人们在工作、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、修养,不断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充实自己、丰富自己,提升自己在各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,从不同层面促进各行业向着人性化、标准化、规范化、国际化的方向健康发展。
这个《德了吧》就是由林陇汕主笔策划出来的,现在已经在亚洲一些国家的电视台播出。林陇汕称,他正与国内几家电视台谈判合作事宜,《德了吧》可能不久就会在国内某电视台播出。
谈及未来,林陇汕说:“我希望自己的思路能变成一种社会效应。我愿意站在媒体的前沿,继续为电视传媒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……”
